安全炒股配资平台

你的位置:网上低息炒股配资_安全炒股配资平台_在线炒股配资开户 > 安全炒股配资平台 > 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 复星医药高级副总裁包勤贵辞职,近三年年薪由969万锐减至269万

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 复星医药高级副总裁包勤贵辞职,近三年年薪由969万锐减至269万

发布日期:2025-04-03 22:40    点击次数:53

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 复星医药高级副总裁包勤贵辞职,近三年年薪由969万锐减至269万

(原标题:复星医药高级副总裁包勤贵辞职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,近三年年薪由969万锐减至269万)

这位80后少壮派高管,近三年间薪酬从969.63万骤减至520.13万、再陡降至269.63万,堪称医药圈的财富过山车。

2025年3月31日,上海复星医药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(600196.SH,2196.HK,以下简称:复星医药)对外宣布,包勤贵先生因个人原因向董事会请辞,从即日起不再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一职。

注:以上人物系 包勤贵

此时距离复星医药2024年年报公布,还未过去一周。年报显示,复星医药2024年营收410.67亿元,继2023年之后再度下滑,较前年度减少0.80%;而归母净利润27.70亿元,连续两年缩减后喜迎显著回升,同比上涨16.08%,但仍未恢复至2021年47.29亿元的峰值。

可叹公司取得如此可观的业绩,却与包勤贵的职业生涯背道而驰。这位80后少壮派高管,近三年间薪酬从969.63万骤减至520.13万、再陡降至269.63万,堪称医药圈的财富过山车。

离职迷雾:个人选择还是战略转向?

从复星医药官网仍可以看到,包勤贵1984年出生,于2010年7月加入复星集团,至2013年8月间任复宏汉霖公司研发部经理;于2013年9月至2019年5月历任复星医药战略规划部高级经理兼董事长商务助理、医疗服务管理委员会战略规划总监、医疗服务管理委员会投资总监、国内投资部华南区域执行总经理、总裁助理兼国内投资部总经理;于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历任复星医疗公司副总裁、执行总裁兼国内投资部总经理;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任复星医药副总裁;于2020年4月起任医学诊断事业部董事长,于2022年1月其任复星医药高级副总裁。

包勤贵在复星医药的发展堪称惊艳,十余年间升至顶层团队,年薪一度逼近千万,但与后者的命运纠葛也就这么戛然而止了。高管离职常被视为企业发展的晴雨表,包勤贵已是复星医药自2024年以来的第6位离职高管。近1年多,已有包括副总裁袁宁、张跃建、执行总裁李胜利等在内多名高管离职。公告中他们的离职大多表述为“个人原因”,但在资本市场看来,这更像是复星医药持续的战略调整。

图片来源:同花顺iFind

当然包勤贵的辞任也并非毫无征兆,甚至可以说在意料之中,除了年薪大幅下滑之外,工商信息也显示他在不久前已完成关键职务交接——卸任复星诊断(复星医药全资子公司)的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,接任者为刘毅。

图片来源:天眼查

复星医药官网显示,刘毅现任公司高级副总裁、医疗器械事业部董事长兼CEO,履历显示其曾就职于食药监医疗器械司和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。刘毅的接任,可能反映了复星医药对包勤贵所侧重的诊断业务发展的不满,也体现出公司改为侧重医疗器械整合的战略倾向。

图片来源:复星医药官网

财报数据显示,复星医药的营收分类中,医疗器械及医学诊断业务2023年的营收为43.90亿,同比下滑36.83%,2024年的为43.23亿,比前一年减少1.52%,其近两年的下降幅度,在公司各大板块中最为显著,尤其落后于持续增长的医疗服务业务。医疗服务占公司整体营收的比例,已从2022年的13.83%一路升至目前的18.62%,而医疗器械及医学诊断同期却从15.81%滑落至10.53%。
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

业绩过山车:高增长背后的结构性矛盾

2024年,复星医药的财报呈现出诡异的双面性,从近5年的数据对比来看,营收呈现上涨趋势,而归母净利润呈现下滑态势。
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

复星医药的研发费用投入从2020年的27.95亿元增至2023年的43.46亿元,但2024年又下降至36.44亿元。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营业成本、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上,不论是金额数213.66亿元、86.80亿元和42.83亿元,还是销售百分比52.03%、21.14%和10.43%,都比2023年有所降低,或许一方面可以认为是公司严控成本费用取得成效,但另一方面也难免令人引发怀疑是公司在营收有限的情况下,为了凸显利润增长,而刻意压低成本费用,这种操作短期作用或立竿见影,但恐难以此支撑利润的稳定增长。
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

如何通过商业化确保技术转化为稳定的利润,也是公司的一大课题。例如子公司复星凯瑞的国内首款CAR-T产品奕凯达(阿基仑赛注射液),虽然已累计惠及超过800例淋巴瘤患者,被纳入超过110款城市惠民保和超过80项商业保险,备案的治疗中心覆盖全国超28个省市,但高昂的治疗费用仍限制了更广泛的市场覆盖,使其市场渗透率远低于PD-1单抗等成熟疗法。这种“高举高打”的创新模式,在医保控费趋严的背景下显得愈发吃力。因此从利润角度出发,也就不难理解公司在管理层讨论中提到的,在国内要积极提升集采后仿制药业务的商业化人效,在海外以美国为突破口,也需积极推进仿制药销售。

A股表现:低位行情亟需启动契机

二级市场方面,对于高级副总裁包勤贵这位15年元老离任的态度,似乎更像是“如释重负”,其人事变动公告后的首个交易日,复星医药股价开盘拉升,最终收盘于25.75元/股,涨幅定格在在3.71%,并带动5日、10日、20日均线纷纷抬头。不过离2024年以来的高点30.44元/股仍有超过18%的距离,更不论90.44元/股的历史高点,收复失地远非一日之功。

图片来源:同花顺iFind

资本市场对化药龙头的估值逻辑也有待发生变化,截至2025年4月1日,复星医药的PE市盈率(TTM)为24.83倍,高于化学制剂行业(申万行业三级分类)的中位值19.43倍,但远低于行业龙头恒瑞医药的52.15倍,这种差距不应是这两家公司盈利效率差距的真实写照,但反映出市场对两家公司当下状态的不同理解。

图片来源:同花顺iFind

在创新药的深水区,没有谁能凭借旧地图找到新大陆。对于复星医药这艘巨轮,包勤贵或许只是调整航向时泛起的一朵浪花,真正考验企业的,不是单次人事变动的得失,而是如何在战略眼光、持久续航与抗打击力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。

作者 | 魏思

编辑| 吴雪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